雜糧已漸漸主導世界飲食習慣
發布時間:2014-07-09 點擊次數:
如果說“藥補不如食補”是中國古訓,那么聯合國機構則通過官方文件為它增添了新的注解。聯合國糧農組織6月4日發布的年度重點報告《2013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狀況》,主體主要是通過糧食體系改善營養狀況。報告指出,要減少營養不良帶來巨大代價,就必須從糧食和農業入手。
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報告中指出,世界人口約12.5%即8.68億人仍食不飽腹,但他們只是受營養不良的數十億人中的一小部分,而且營養不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,全球多數國家面臨多種類型的營養不良問題。如何改善這類不良現象,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報告中指出,解決營養不良問題需要各部門協同合作,需要高層的政治支持下進一步完善糧食體系的各級治理,并通過綜合性、多部門行動促進有效協調與合作。
經醫學專家、營養學長長期研究發現,雜糧中大多含有維生素E,這種維生素能使腦細胞免受損害,從而保護肌膚,延緩衰老進程。
就拿玉米來說:玉米中的脂肪、磷元素、維生素B2的含量居谷類食物之首,其中脂肪含量為面粉、大米的一倍多。胡卜素的含量更是面粉、大米望塵莫及。玉米中含有亞油酸和維生素E。能使人體內膽固醇水平降低,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。玉米中含鈣質較多,科學家研究表明,缺鈣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。玉米中含有豐富粉區谷胱干肽,是一種抗癌因子。玉米豐富的纖維素,能促進腸動,縮短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,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和致癌物質對腸道的刺激,因而可減少結腸癌的發生。